11月24日下午70歲的王大爺在家換衣服時突然向前跌倒在地,頭部倚靠柜壁,跪坐于地,不能言語,右側肢體活動不利,對話不能理解,家屬立即拔打120送入我院,門診以“腦梗死”收入重癥康復中心。
當日值班醫生胡冰醫生和副主任張棟迅速作出初步評估:診斷為“急性腦梗死”,患者入院及時,從發病到入院在急性腦梗死溶栓時間窗內,當即啟動“腦卒中救治”綠色通道,并迅速與家屬溝通溶栓效果和風險事宜。
結合患者相關病史及檢查排除溶栓禁忌癥后,給以標準劑量rt-PA靜脈溶栓治療,同時快速啟動血管內治療的流程。靜脈溶栓過程中,全科二線、一線、護士全程守護,每15分鐘監測一次生命體征,副主任張棟表示:靜脈溶栓時間是其中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。該患者在發病后及時入院,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救治。
靜脈溶栓3小時后,患者已經能夠發音,右側肢體肌力由0-1級恢復到3級,NIHSS評分也由22分降至14分。
溶栓后第三天,王大爺已能自行從床上坐起,言語雖然不流利但已經能讓人理解,右側肢體肌力進一步恢復4+級,NIHSS評分已降至10分以下。根據患者病情有所好轉,重癥康復中心治療團隊當天開始介入個體化精細康復治療,運用針灸、運動、理療等康復手段預防并發癥;同時利用各種評分量表定時評估患者神經功能障礙恢復情況,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
15天后,患者已經從偏癱臥床到可以下地行走,完全恢復言語能力,理解無障礙,與正常人無異,這讓患者家屬十分欣慰,12月10日出院時全家特意制作錦旗以表感激之情!
相關知識鏈接
NIHSS量表 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,是用來評判病人患腦梗死以后的神經缺損程度。量表內包含對意識、語言、運動、感覺、共濟運動、眼球運動、視野等方面的評判,評分為0-42分,分數越高,神經缺損程度越嚴重。NIHSS評分小于、等于4分為輕型卒中,大于、等于21分為嚴重卒中。 靜脈溶栓治療及適應癥: 腦卒中后盡早開通阻塞的血管很關鍵!目前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靜脈溶栓治療和動脈取栓治療。 靜脈溶栓要求在發病4.5小時以內進行,是通過靜脈給藥的方式進行治療,即將藥物經靜脈泵入來溶解血栓。通俗講就是打點滴,把血栓溶開。 靜脈溶栓治療適應癥: 1. 有缺血性卒中導致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。 2. 癥狀出現小于4.5小時。 3. 年齡大于等于18歲。 4. 腦CT已排除腦內出血,且無早期大面積腦梗死影像學改變。 5. 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。